牛羊布魯氏菌LPS蛋白的生物學特性、真核 / 原核表達特點及應用價值_abio生物試劑品牌網
布魯氏菌(Brucella)的脂多糖(LPS) 是其細胞壁外膜的主要成分,也是引發宿主免疫反應的關鍵致病因子和抗原物質。在牛羊布魯氏菌病的診斷、免疫機制研究及疫苗開發中,LPS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以下從其生物學特性、真核 / 原核表達特點及應用價值展開解析:
一、布魯氏菌 LPS 的結構與生物學功能-
分子結構
布魯氏菌 LPS 屬于光滑型 LPS(S-LPS),由三部分共價連接組成:- O - 抗原多糖鏈(最外層):由重復的四糖單位(如鼠李糖、甘露糖等)組成,是布魯氏菌血清型分類的核心依據(如牛種布魯氏菌主要為 A 抗原,羊種為 M 抗原,A:M 比例差異決定血清型);
- 核心多糖:連接 O - 抗原與脂質 A,含保守的己糖和庚糖結構;
- 脂質 A(內層,錨定于外膜):由磷酸化的葡萄糖胺二糖和脂肪酸鏈組成,是 LPS 毒性的主要來源,可激活宿主 TLR4 信號通路引發炎癥反應。
-
免疫原性與致病性
- 免疫原性:O - 抗原是布魯氏菌最主要的保護性抗原之一,感染牛羊后可誘導產生高效價的特異性抗體(IgM 先出現,隨后轉為 IgG,持續數月至數年),是傳統血清學診斷的核心靶標;
- 致病性:脂質 A 可刺激宿主細胞釋放 TNF-α、IL-6 等炎癥因子,引發發熱、組織損傷等病理反應,也是布魯氏菌逃避宿主免疫清除的重要機制(通過抑制吞噬細胞的殺菌功能)。
LPS 是細菌自身合成的復雜糖脂類物質,無法通過傳統基因工程(原核 / 真核表達系統)直接表達,其制備依賴于細菌培養后的提取純化,原因如下:
- LPS 的合成涉及數十種酶的協同作用(如糖基轉移酶、脂質合成酶),且需通過細菌內膜 - 外膜的跨膜轉運組裝,無法在單一表達系統中重建完整合成路徑;
- O - 抗原的糖鏈長度和修飾(如乙酰化)具有菌株特異性,人工表達難以模擬天然結構。
常規提取方法:
- 熱酚 - 水法:通過苯酚與熱水的分層萃取,分離 LPS(溶于水相)與蛋白質(溶于酚相),適用于大規模制備;
- 超速離心法:利用 LPS 的密度差異(約 1.4 g/cm3),通過蔗糖密度梯度離心純化,純度更高但產量較低;
- 去垢劑法:用 Triton X-114 等去垢劑裂解細菌,選擇性沉淀 LPS,操作簡便但可能殘留去垢劑影響活性。
-
血清學診斷
- 基于 LPS 的檢測方法是目前基層最常用的診斷手段,包括:
- 虎紅平板凝集試驗(RBPT):以 LPS 為抗原,快速篩查抗體陽性個體,敏感性高(約 90%)但特異性較低(因與其他革蘭氏陰性菌 LPS 存在交叉反應);
- 試管凝集試驗(SAT):定量檢測抗體效價,用于確診和疫情評估,依賴 LPS 的完整抗原性;
- ELISA:以純化 LPS 包被酶標板,檢測特異性 IgG 抗體,靈敏度和特異性優于凝集試驗,但仍需注意交叉反應(如與大腸桿菌 O157 的交叉率約 5%)。
- 基于 LPS 的檢測方法是目前基層最常用的診斷手段,包括:
-
疫苗研發的雙刃劍
- 傳統布魯氏菌疫苗(如牛種 S19 株、羊種 Rev.1 株)均為光滑型菌株,其保護力主要依賴 LPS 誘導的免疫反應,但存在缺陷:
- 疫苗免疫后會產生抗 LPS 抗體,與自然感染難以區分,干擾疫情監測;
- LPS 的毒性可能導致接種動物發熱、流產(尤其是孕畜)。
- 新型疫苗研發趨勢:開發粗糙型菌株疫苗(如 RB51 株),其 LPS 缺失 O - 抗原,可避免誘導抗 O - 抗原抗體,解決鑒別診斷問題,但保護力略低于光滑型疫苗,需與其他抗原(如 BP26、Omp16)聯合使用。
- 傳統布魯氏菌疫苗(如牛種 S19 株、羊種 Rev.1 株)均為光滑型菌株,其保護力主要依賴 LPS 誘導的免疫反應,但存在缺陷:
-
致病機制研究
- LPS 是布魯氏菌入侵宿主的關鍵因子:其 O - 抗原可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糖受體(如巨噬細胞的甘露糖受體)結合,促進細菌黏附與內化;
- 脂質 A 通過激活 TLR4-NF-κB 通路引發炎癥反應,同時抑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,幫助細菌在巨噬細胞內存活繁殖,解析這一機制可為抗炎藥物開發提供靶點。
-
交叉反應問題
光滑型 LPS 的 O - 抗原與某些腸道菌(如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)存在共同抗原決定簇,導致診斷假陽性。解決方案:- 純化 O - 抗原的特異性片段(如羊種布魯氏菌的 M 抗原獨特四糖),降低交叉反應;
- 聯合檢測 LPS 與 BP26 抗體:LPS 抗體陽性 + BP26 抗體陽性可判定為自然感染,僅 LPS 陽性可能為疫苗免疫或交叉反應。
-
標準化制備
不同菌株、不同提取方法獲得的 LPS 在純度、糖鏈結構上差異較大,導致診斷試劑批次間穩定性差。需建立:- 統一的標準菌株(如羊種 16M 株、牛種 544 株)作為 LPS 來源;
- 標準化提取工藝(如熱酚 - 水法 + 超濾純化),確保 LPS 的 O - 抗原完整率 > 90%。
布魯氏菌 LPS 作為細菌的核心抗原和致病因子,在牛羊布魯氏菌病的診斷和傳統疫苗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但其結構復雜性限制了人工表達,只能依賴細菌提取。未來需通過純化工藝優化和聯合檢測策略,克服交叉反應和標準化問題,同時結合新型疫苗研發(如 LPS 與蛋白抗原的融合疫苗),進一步提升防控效果。
本站“ABIO生物試劑品牌網”圖片文字來自互聯網
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微信: nanhu9181 處理,感謝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