酪氨酸酶激活MRI和PET探針用于選擇性黑色素瘤成像_abio生物試劑品牌網
文獻信息
醫學影像四川省重點實驗室、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科等團隊的研究成果“Tyrosinase-Activated MRI and PET Probes for Selective Melanoma Imaging”(酪氨酸酶激活MRI和PET探頭用于選擇性黑色素瘤型成像)在學術期刊《ACS Sensors》(IF = 9.1)上發表。平生公司的小動物PET/CT(型號:Super Nova)產品在論文中提供了重要的小鼠PET/CT圖像和定量分析。
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為朱江教授。第一作者為曾祖華老師。
文獻背景
黑色素瘤是最具侵襲性的皮膚癌之一。準確和早期診斷黑色素瘤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。本研究開發了兩種酪氨酸酶(TYR)可激活的分子探針,Mn-TyrEDTA和Al-18F-TyrEDTA,用于活體黑色素瘤的選擇性檢測。體外研究表明,Mn-TyrEDTA具有TYR活性依賴性弛豫增強,經過TYR介導的氧化聚合,導致形成順磁性低聚物。紫外可見光光譜分析支持這一機制,由于鄰醌中間體和黑色素樣低聚物的形成,Mn(II)探針的TYR/O2 孵育液在可見光區域特別是在475 nm左右的吸光度隨時間和TYR濃度的增加。HPLC進一步證實了上述孵育液中存在極性低聚產物。MRI研究表明,Mn-TyrEDTA在高表達TYR的黑色素瘤組織中選擇性滯留和信號增強。此外,使用雙異種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進行的Al-18F-TyrEDTA PET成像顯示,與TYR陰性腫瘤相比,表達TYR的黑色素瘤對Al-18F-TyrEDTA的攝取和保留明顯更高。這選擇性保留可歸因于TYR介導的蛋白臨近標記機制,其中 TYR 介導的高活性醌中間體可與腫瘤組織中親核氨基酸殘基形成共價鍵。綜上所述,作者的研究結果表明,Mn-TyrEDTA和Al-18F-TyrEDTA是一種很有前景的TYR激活成像探針,為黑色素瘤的早期診斷和預后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。
實驗方法
在PET成像研究中,通過個B16F10黑色素瘤細胞(1×106)皮下注射到BALB/C小鼠(nu/nu)的右后肢,將4T1 乳腺癌細胞(1 x 106)皮下注入左后肢,建立了雙異種移植瘤小鼠模型。注射后,定期監測小鼠的腫瘤形成情況,測量腫瘤大小,并評估動物的健康狀況是否符合倫理標準。
實驗結果
在單次尾靜脈注射Al-18F-TyrEDTA后,注射后120分鐘的PET成像顯示,四肢和肌肉中的背景攝取量最小,但肝臟和腎臟中的示蹤劑積累量顯著。重要的是, B16F10黑色素瘤腫瘤顯示出顯著的示蹤劑保留和良好的靶背景比(TBR),而4T1腫瘤顯示出最小的攝取(圖6c)。
圖6 Al-18F-TyrEDTA在荷瘤小鼠體內的放射性標記和PET/CT成像。(a)AAl-18F-TyrEDTA的放射性標記。(c) 注射Al-18F-TyrEDTA后120分鐘荷瘤小鼠的代表性PET/CT圖像。(d) 注射后120分鐘B16F10黑色素瘤和4T1乳腺癌癥腫瘤的T/NT比率。數據以平均值±標準差表示(每組n=3)**P<0.01。
文獻結論在這項研究中,作者開發了兩種TYR響應的分子探針,Mn-TyrEDTA和Al- 18 F-TyrEDTA,用于體內黑色素瘤的靈敏和特異性檢測。使用B16F10黑色素瘤小鼠模型進行體內 MRI成像,以評估Mn-TyrEDTA的成像效果,并使用雙異種移植物小鼠模型進行成像,以研究Al- 18 F-TyreEDTA的特異性。作者的研究結果表明,Mn-TyrEDTA和Al- 18 F-TyrEDTA都是有前景的黑色素瘤成像藥物,為惡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提供了新的策略。
使用設備
Super Nova? Micro PET/CT( II 代外觀圖 )
本站“ABIO生物試劑品牌網”圖片文字來自互聯網
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微信: nanhu9181 處理,感謝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