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鼠肺炎病毒(PVM)的理化特性、傳播途徑及研究意義_abio生物試劑品牌網
小鼠肺炎病毒(Pneumonia virus of mice,PVM)是一種常見的單股RNA病毒,主要感染嚙齒類動物。該病毒隸屬肺病毒科正肺病毒屬,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分布。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聊聊。
一、病毒簡介
PVM的自然宿主包括小鼠、大鼠、倉鼠及豚鼠等嚙齒類動物。此外,兔、猴、黑猩猩和人類也曾檢測到PVM感染的血清學證據。
從結構上看,PVM病毒顆粒呈多形性,球形直徑約80-200nm之間,亦可形成直徑約100nm的絲狀粒子,長度可達數微米。其核心為單鏈負鏈RNA,外層包裹著核衣殼和包膜,包膜表面主要為G、F與SH三種糖蛋白,這些蛋白在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。
二、理化特性
PVM對熱、乙醚、pH等理化因素敏感。在室溫條件下放置1h,其感染性可喪失99%;56℃加熱30 min可完全使其滅活。此外,該病毒在室溫和5℃條件下可凝集小鼠、大鼠和倉鼠的紅細胞。
三、傳播途徑
PVM呈嚴格的嗜肺性,主要經呼吸道傳播。當感染小鼠咳嗽、打噴嚏時,病毒會隨著飛沫進入空氣中,健康小鼠吸入后可能被感染。病毒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,比如健康小鼠接觸到感染小鼠的呼吸道分泌物等。此外,被病毒污染的籠具、飼料、墊料等物品也可能成為傳播媒介,導致病毒在小鼠群體中擴散。
四、臨床表現
實驗條件下接種PVM后5d~7d,小鼠會逐漸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。初期可能表現為精神萎靡、食欲減退,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咳嗽、打噴嚏、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癥狀。此外還可能表現出被毛粗亂、消瘦、弓背、耳部和尾部發紺等癥狀。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、肺部實變等情況,對小鼠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,多在感染后7-14天死亡。
組織病理學觀察特征性病變為肺泡嚴重充血、水腫,肺泡壁增厚,肺泡腔中含有黏性液體。臨床上小鼠出現呼吸道癥狀和肺部局灶性實變可做出初步診斷,但確診仍需進行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檢測。
五、對研究的影響
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中,PVM感染通常不會顯著干擾實驗結果,但仍可能引起肺部病變。然而,在免疫缺陷動物中,PVM感染可導致進行性消瘦及肺功能障礙,縮短動物壽命,并使其不適合繼續用于研究。此外,感染動物可能成為設施內其他動物(包括非小鼠物種)的潛在傳染源。
由于小鼠肺炎病毒對實驗動物的健康和研究數據可能造成嚴重影響,及時、準確地檢測出病毒感染至關重要。這不僅有助于盡早采取防控措施,阻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,還能為實驗小鼠的健康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。
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檢測中心于2025年5月20日獲得CNAS頒發的實驗室認可證書(注冊號:CNAS L23230)。當前可開展符合CNAS標準的實驗動物(大鼠、小鼠)病原菌、病毒、寄生蟲等多項質量檢測服務。
本站“ABIO生物試劑品牌網”圖片文字來自互聯網
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微信: nanhu9181 處理,感謝~